文理要闻
官网首页 > 文理要闻 > 正文

2016西安“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人文交流夏令营圆满结营

发布时间:2016-07-18    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数:

  西安市教育局和西安文理学院主办的“丝路起点 文化体验——2016西安‘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人文交流夏令营”活动,7月3日在古色古香的关中书院成功地举行了具有中华礼仪文化特色的开营仪式;7月15日,又在学校举行了富有时代特色和青春气息的结营仪式。一古一今,正是古丝路和新丝路的象征。校长徐可为,副书记、副校长李忠良,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闫秀斌等出席了结营仪式。西安市教育局、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结营仪式。

  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的营员分别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越南、也门、印度尼西亚等10个国家的21名大学生和带队老师。历经15天的历史、现代、自然、高校四个方面的文化之旅,他们对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5天的夏令营活动,各位营员近距离地体验了西安的历史和现在,感受了汉唐气象、亲近了秦岭山水、参访了现代科技、参观了西安高等学府。在7月3日的开营仪式上,“西安”对营员们来说或许只是一个符号;但15天后,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已鲜活地印在他们的心里,这15天将会成为营员们一生的记忆。

  结营仪式前的联谊活动中,中外大学生们的精彩才艺赢得阵阵喝彩,摄影比赛和丝路知识竞猜又带来阵阵欢笑。

  结营仪式上,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叶丽娅、邵德佳和来自越南的阮氏梅分享了他们的夏令营感言:认识新西安,交结新朋友。闫秀斌与李忠良分别为“镜头下的西安”和“夏令营知识竞答赛”获奖营员颁奖,并分别在巨幅“丝绸之路卷轴挂画”上描画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徐可为在在巨幅“丝绸之路卷轴挂画”上的丝路起点盖上“西安”印章,全体营员们在自己国家的位置盖上自己刻制的印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延续着祖辈2100年前就结下的情谊,增进友谊,增强共识。

  闫秀斌讲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此次邀请丝路沿线国家青年学子到西安参加夏令营活动,目的就是借“一带一路”的强劲东风,增进丝路沿线国家大学生之间的理解与认同。

  徐可为说:“丝绸之路”是一条和平友好之路,一条开放包容、文化交融之路。举办本次“丝路起点,文化体验”的主题夏令营,为的就是不忘古丝路上友好往来的初心,展望新丝路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让丝路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并衷心祝愿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十国的营员们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增进了解和交流的友好使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信营员们在西安的这次夏令营活动中结下的友谊,一定会在岁月的长河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共同开启更加瑰丽美好的丝绸之路发展新篇章!

嘉宾、老师和营员们合影

校长徐可为讲话


教育局副局长闫秀斌致辞

副书记、副校长李忠良为获奖营员颁奖

关闭